第一百七十章 学院(下)

荆柯守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日照小说网 www.rzlib.org,最快更新人道天堂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一百七十章 学院(下)

    方信下午回来,入得府中,升为总督后,幕府又有改制

    大楚国政,三司分立,一省行政主官是布政使,而巡抚,顾名思义,就是代表皇帝巡查安抚地方,是以集三司大权于一身,在本朝并非常设,是针对性职官,半钦差的性质。

    至于总督,实际上性质和巡抚一样,只是把巡抚临时时半钦差外遣官固定下来,实际上就是地球上的持节藩镇节度使。

    总督总揽全省军政,幕府长吏实际上就是幕府签押房的主官,所谓的签押,即签名画押盖章的简称,县、郡、省各级处理公文的地方。

    因此幕府长吏的品级,也自正六品晋升到了正五品,与太守同级,终于解决了管理下面太守的问题,实是幕府中属官第一人。

    沈轩跟随着方信为政二十年,所到之处,一切政务都井井有条地运行着,因此这幕府长吏,自然就是他来担任。

    其下,就有所改制了,按照总督的级别,幕府又建法司、仓司、户司、兵司、士司、田司等六司

    法司对应着刑部,仓司是管理仓库和财政收入,田司是管理田地图册,至于户司,管理管辖下的民册,而兵司对应着兵部。

    士司具备着吏部部分职司。

    各司主事,称为辅政司,也是正六品职,位在县令之上,其姜清柏卸任代理郡丞,而担任仓司辅政司。

    张琢任户司辅政司,而本来不知名的张弘,也任法司副辅政司,风适任兵司副辅政司,士司副辅政司却由纪度担任,而袁程正式担任田司副辅政司

    副辅政司,是指有些人资历还浅,但是为了必要,还是要提拔了上去,为副六品,仅仅是表示新旧资历,实际上还是主官,至于下面的各级官员,却也一一任命。

    总督下面的八郡五十三县,虽名义上还需上报朝廷批准,实都是方信一人裁决,地方财政收入也全部归幕府,并无上供。

    而商务司,改成商务厅,虽然方信想提拔到与六司六部并列,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
    而幕府亲兵,本来按照子爵编制,只有三十甲士,按照太子太保作宰相衔来看,也不过三百亲兵,但是现在,方信正式建虎贲营,编制却有一千二百,以李氏族人为将。

    回到了签押房,才推门进去,就见得房里只有沈轩和张琢二人,两人都穿着半新不旧的丝绸袍子,正在工作,见方信突然进来,忙微笑着起身行礼。

    方信摆了摆手,也是一笑,自己坐了下来,说着:“最近政报,送过来没有?”

    此政报不是报纸,是指郡县送上来的文件,或者说邸报也可以。

    邸报早在西汉初年就创办了,后世实行郡县制,各郡各省在帝都,都设有办事处,这个住处叫作“邸”,派有常驻代表,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长官之间做联络工作,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。

    现在,各郡各县在幕府也设有同样机构,以把一些日常的公文上达下传。

    见方信问,沈轩回答的说着:“今邸报还没取来,不过最近在议着葛藤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哦,葛藤,当年我为县令时,就曾普植,主要是不花费多少人力。”方信不由笑着说着:“葛藤可作饲料,对多数牲畜的适口,以马较为喜吃,采挖块根,洗去泥土,舂碎,还可煮吃或制作凉粉。”

    葛藤是一种半木本的豆科藤蔓类植物,具有惊人的蔓延力和繁殖力,喜欢生于丘陵地区的坡地上或疏林中。

    “葛藤的种植怎么样?”方信又问着。

    “已经种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恩,本省三分之二是丘陵,山地多,向丘陵山地一洒,就长的满地满山,而且还用不着播种,有根的话,年年会发,不敢说解决一些食物问题,至少也是一门路子。”方信有些得意的说着。

    “主上,屯田的已经安排下去,牧羊的也控制着,只是还有一些部族不肯离开家园。”张琢任户司辅政司,掌户籍,就说着。

    方信点头说着:“这也是人之常情,现在已经到了屯田地的蛮人,还有多少?”

    蛮人屯田,可就没有棱堡住了,虽然也是按照二百五十户一村来计算,但是却不可能让它们住在棱堡内,而是居住在民房中,四面有棱堡安置。

    “主上,蛮地的汉族,已经到了十四万七千人,分成一百十二营村,都已经派了下去,余下数万人,也会陆续到达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蛮人,各部族相互交杂,到了十六万七千人,也分成一百三十营村,也按照计划分配了下去,但是还有三分之二的蛮人,还没有赶到指定地点,甚有一些蛮人,听见要迁移,举族迁移到深林之中,难以追捕。”

    方信听了,只是格格一笑,说着:“这也无妨,不听号令者都是弃民,不出者罢,出者人人可捕之为奴,先照此执行下去罢!”

    “是,主上!”

    安昌之地,经过二十年战争,人口现在已经锐减到一百五十万左右,其中蛮族六十万,而汉族九十万,相比别的省,规模以五百万以上计,的确寒酸了许多。

    但是二十年战争,反而也使环境受到了保护,现在草场连绵,森林连绵,环境上根本就算未开发地。

    “主上,关于军粮的事。”沈轩这时说着。

    十万大军,就单靠这一百五十万人养,实在相当的吃力。

    方信这数年来,通过各种方法来开源减支,化作军资,而且这数年来,许多粮食靠着南方和中原输送,这种依靠,在秩序相对存在时,还可,真的到了乱世,那就难说了。

    现在屯田,基本上只能自给,但是日后在粮道被切断的情况下,要远征,时日一长,就会产生很大问题。

    方信自然知道此意,他沉吟了片刻。

    现在这个局面,幕府已经产生共识,现在由于战争领地内豪强也没有了,劝农桑,是时刻都在作,兴水利、修道路,也没有人觉得不对,可是问题是,现在人口太少了。

    兴水利需要人,屯田需要人,修道路需要人,这收流民之策,现在都眼红红的望着,至于鼓励工商,现在大家都靠着商路呢,没有这商路,哪能短时间为安昌聚拢大量粮食和物资来?

    商人的地位本来就在潜移默化的提高着。

    因此粮食的问题,实际上还是人口不多的问题,也就是流民的问题。

    方信说着:“那鲁南省有何异动?”

    “布政使郑光涵的态度很微妙,似乎有阻挡流民之意,而总兵方真雷已经开始设卡拦截,情况似是不妙。”

    “主上,这似乎是朝廷暗示。”张琢也说着。

    现在集团中,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集团性质已经体现,各人都以幕府为重,隐隐虎视。

    今年,这已经多次说到这个问题了,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,当然事情也很好理解,以前方信大战蛮司时,没有人会设卡拦截,因为觉得方信脱不出身,现在解决了蛮司,一统全省,掌十万兵,许多人的心情就微妙起来。

    而实际上,方信的幕府,因公然膨胀,党羽远远超过了正常省级单位范畴了,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体制,这点,已经使许多人警惕了。

    方信想着,又坐下,然后泯了口茶,冷笑的说着:“这又何难,索性公文天下,说本省就需要流民以镇边关,并且派兵出省接引,我就要看看,沿途数省,谁真正敢于与我兵戎相见的!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两人都是默然,这就等于幕府开始对外伸出獠牙来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方信也想明白了,李氏六书推行仁礼,是没有错,但是说的是大仁大利,这点根子不可忘记,关键时何必自己束缚了手脚呢?

    接引无家可归的流民,本是大仁,谁来阻挡就直接轰杀就是,后世论之,也不是没有话来辩解。

    派遣人员起流贼当然扯不到仁字,但是这事却大可为之。

    不趁着现在,朝廷和诸王打的不可分交,而附近省份不是边疆,没有太强的军事力量的时候,把自己充实了,以后真的乱了,就难了,毕竟附近省,人口众多,真的要扩军,也是很方便的事情——不像现在,一省才有一万五千兵。

    时机不可再来,方信顿时下了决心。

    两人听了,却也不劝,沈轩甚至露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,说着:“这事甚大,主上可召见诸臣共议之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形成幕府共识了,方信点头,展颜一笑,淡淡说着:“甚好,本应如此。王道霸道,相辅而生,许多东西,本应该决断了就是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方信气定淡静的表情上,显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果决。

    “主上英明!”二人都说着。

    这位主子,果是一个个胆大无忌,用心深渊的人,才解决了蛮人,獠牙就开始注意到了中原,不过,这本是如此。

    世上枭雄,从没有等待出来的人,应该断时,还是应该断,应该进取,还是应该进取。

    逆水行舟,不进者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