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 质量管理

周硕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日照小说网 www.rzlib.org,最快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!

    沈倩哲从大客车上走下来,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在绣城很有名气的造船厂。

    渤海造船厂所在的绣西正如其名,位于绣城西南方海岸。这是一座由绣城代管的县级市,面积不大,经济比较单一。

    对于绣西来说,渤船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柱产业了。

    而在绣城,工人上了一万多的渤海造船厂,也是仅次于石油六厂的巨无霸。

    若非是渤船本身的封闭性太强,等闲人家根本进不去,它在绣城受欢迎工厂的名单里绝对能排进前五。

    沈倩哲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新鲜人,要说对这家久负盛名的企业不好奇,那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渤海造船厂啊,真是,好大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,真大。嗯——”新科工厂质量管理科科长黎美黛大大的伸了个懒腰,然后伸手一搭,将沈倩哲搂到了自己的身边。

    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挑着沈倩哲的下巴,看着她的眼睛说道。

    “小沈啊,我跟你说,这造船厂里都是浑身臭汗的臭男人,你可要小心一点。除了工作,离那些臭男人远一点,知不知道?”

    “知、知道了,黎科长。”沈倩哲好像被吓了一跳,脸色红扑扑的,忙不迭的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黎美黛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,改拉着她的手,再招呼车里其他的质量管理科的科员们赶快下车。

    要说这个质量管理科,在新科工厂里也算是蜚声在外了。除了质量管理科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以外。也是因为这个科里几乎90%都是女性的原因。

    女人的心思比较细腻,这是性别差异,倒也不需要在任何方面都男女争个长短。正是因为这种细心和有耐性的优势,让女人做质量管理的工作来更加合适。

    这个质量管理可不是质量检测的意思。而是全程监控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,对提高质量和良品率提出解决方案的一个部门。

    基本上,她们的工作大多数时候,就是在扣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细节,并且想尽办法做到最优化的程度。

    比如说半成品物料堆放,放在什么位置?这个位置会不会容易受到污染?层叠堆放需不需要货架?使用什么材质的货架。货架怎么设计?半成品物料如何移动,使用推车还是人力?移动中需不需要设置一定的保护设施?每个区域最多可以堆放多少半成品库存,如何优化生产库存的利用率?

    这些关系到生产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,全部都是由质量管理科的人来制定的。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电池能够把成本压低到20人民币以内,能够把良品率提高到99.9%,这是和质量管理科的人密切相关的。

    而质量管理科的科长黎美黛。则是一手缔造了这个奇迹的人。

    若非她总是爱对质量检测科的女同事们表现超出姐妹间感情的举动,她肯定能被评价为最受新科公司欢迎的上司第一名的荣誉。

    即使如此,质量检测科在她的手里,也被一些好事的人称之为新科工厂的影子内阁,幕后黑手。

    这么说倒也没错,黎美黛做的最多的工作,就是制定规章制度。使新科工厂的工作定岗定责、定岗定人。

    在501厂时代,501厂的所有纸面规定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百条。至于说填单子这种事情,更是极少极少。绝大多数时候,501厂办公纸的消耗是从上至下的。上面有思想要学习、有规定要贯彻,发个文件下来大家学习一下,这就是最大的消耗了。

    然而自从改制成新科工厂之后,短短半年时间,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新科工厂的规章制度总数。已经超过了两千条。

    而办公用纸的消耗,也变成了自下而上。最大的办公数据,是每批、每天、每次,具体到每一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,单据的填写都伴随着每一个工人。

    这些单据从最底层的工人手中产生,然后向上逐层传递,最后汇总成一页最详细全面的生产信息,放在胡文海的桌面上。

    小胡总对工厂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是根据这样一份表格产生的,那么掌握着这个表格源头的黎美黛被当做是影子内阁,倒也不算是有多大错误。

    “好了,姐妹们,接下来就是看我们的了!”黎美黛拍了拍手,笑的像朵花一样,给手下的姑娘们鼓劲儿道:“业务流程我们都熟悉,不过这次的工作可不轻松。生产电池的一条生产线也就是一两百个人,绝大多数人的工作专业性也不够高。不过咱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可是渤海造船厂,哦不对,现在要叫新科重工公司了!制造一艘船需要的人手和专业技能更不是生产电池能比的,咱们的工作肯定不会轻松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们,你们有信心吗?”

    “有!”

    一片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女声响起,为渤船这沉闷而老旧的厂区带来了一抹亮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工业局的工作组,新科公司派来的临时管理人员,市府支援的组织人员,林林总总的有五、六百人在渤船的中高层被集体带走之后,就果断的进驻了厂区。

    渤船的工人们被组织起来,上万人的工人队伍根本没有一处会场能够容纳,干脆就把动员大会安排在了船厂的船台上。

    密密麻麻的人群聚集在三万吨散货轮前,从龙门吊下面到不远处工人休息楼的房顶上,从海边一直到龙门吊轨道的尽头,几乎被黑压压的人头给覆盖的不见本色。

    胡文海站在已经建造了大半截的散货轮钢板上,手上拿着扩音喇叭,试了试音。

    “喂喂,大家好,我是胡文海。”

    挤满了人的船台上,所有人都抬头仰望着只有一个“点”的胡文海,全场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“有人可能知道我,也许有人并不知道我,不过没有关系,我先自我介绍一下。我叫胡文海,绣城新科公司的法人,同样也是新科重工公司的法人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是新科重工公司?简单的说,你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未来三年的渤海造船厂,因为我以每年一亿元人民币的价格,将渤船的资产全部租赁了三年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未来三年渤船的厂长是我,是我个人将掌握这家企业的发展方向!”

    预期中的哗然并没有来临,渤船虽大,但胡文海脚下的这艘船就在这里,渤船人早就已经无路可退。

    没有胡文海,1985年年后这三个月的艰苦岁月,就要持续到不知多久以后。国家会保大黑鱼,但却不代表一定要保渤船这个整体。

    事关渤船的生死存亡,在场的上万人,没有一个人是后知后觉的。这次的大会是为了什么,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预计。

    除了胡文海,没有人能把他们从地狱里拉出去。既然如此,那就跟他走这三年吧!反正也只是三年,有什么苦咬咬牙过去了,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我今天在厂办会议室向渤船的所有中高层领导干部发布了一个纪律,那就是任何会议室不许有椅子!每次开会保证在半个小时内结束,每人发言不超过五分钟!这个纪律,对我也同样有效!”

    胡文海松了松衬衫衣领的扣子,终于发现了人群有些微微的骚动。别说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,大概现在全世界也没有几家公司是站着开会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规定,似乎还真的有那么一丝新意。

    但也仅此而已了,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来说,开会似乎是个挺遥远的事情。他们参加的最多的职工大会,等闲也开不了一次。至于说工作现场会,那倒大多数都是站着开的,工作现场本来也没有椅子给人舒舒服服的坐着干活的道理。

    胡文海等了片刻,见下面的涟漪很快平复,便又接着说道:“为了贯彻这条纪律,我就长话短说了。新科重工成立的第一件事,就是进行技能考试和岗位大比武!根据个人技能定岗定责,根据职称级别定基本工资和待遇!岗位大比武的各岗位优胜者,将获得一年的工资奖励,并且成为新科重工标准化办公室特别顾问,领取双份工资!”

    “好了,我的话说完了,今天的会就到这里。”

    随着胡文海转身消失,会场上所有人先是一片寂静,然后猛的就爆发出了一浪浪的汹涌热潮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苏岩在绣城火车站前百无聊赖的坐在台阶上抽着烟,偶尔抬头向着远方眺望,像是在等着什么人。

    果然,过不多时一辆拉达车缓缓的停在了他的身边。里面的人摇下车窗,一声不响的将一袋文件向苏岩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呸,鬼鬼祟祟的。”他从车里那人手中接过文件袋,冷哼道:“你和你的主子一样,天生一副不敢见人的样子。回去告诉他,我可不是要帮他,只是看那个小屁孩不顺眼而已!”

    说完,苏岩将文件袋塞到自己的背包里,转身走进了火车站。(未完待续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