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世间第一尊佛像

昌如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日照小说网 www.rzlib.org,最快更新行者玄奘最新章节!

    小船终于抵达了阿耶穆佉国,摩沙法等人帮玄奘将经包搭在马匹身上,然后牵马上岸。

    其余几条小船也陆续到岸,摩沙法向同伴们说了自己的打算:“我们的修行每年都要抓人牲来祭祀,抓到了人还不一定符合天神的要求,太麻烦了。而像玄奘法师这样的沙门,不需要杀人也能修行,同样能得到天神的垂青。所以我欲皈依佛门。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“我们也愿意皈依,”同伴们七嘴八舌地说道,“请法师开示修行之路吧。”

    玄奘却缓缓摇了摇头:“你们嫌血祭麻烦才来皈依,那么,如果佛家的修行比这更麻烦,你们岂不是又要去抓人祭祀了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摩沙法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。

    玄奘道:“其实,血祭不仅仅是麻烦的问题,而是它根本就不是什么修行之路,与修行完全是背道而驰。”

    “请法师开示。”

    玄奘道:“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容易陷入黑暗,一是没有信仰的人,二是没有慈悲的人。信仰可以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,慈悲心则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人生的黑暗。这一点,无论对人对己,都非常重要。你们明白吗?”

    摩沙法伏在地上,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玄奘叹道:“血祭或许是一种信仰的仪式,正确不正确暂且放在一边,但此种做法显然不慈悲。一个不懂得慈悲的神不是神而是魔,或者顶多是个恶神。你们侍奉恶神,你们的心也就会跟着变得刚硬和凶恶起来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摩沙法和伙伴们顿时汗出如浆。

    玄奘道:“提婆菩萨在《大丈夫论》中说:‘悲心如善咒,能咒死者还活。’一个人,当他的心死了,如何才能活过来呢?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自己学会用慈悲心对待别人,当他学会用慈悲心照亮别人、温暖别人的时候,他同时也照亮了自己,温暖了自己。如果仅仅以索取的心,等待别人的关爱和拯救,是不足以让自己真正活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摩沙法赶紧说道:“多谢法师点醒,我们明白了!”

    “你们明白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“像我们那样修行不仅麻烦,而且也不慈悲,就算修行成功,也是损人利己。”

    玄奘苦笑着摇了摇头:“你们并没有真明白,你们原先的作法是损人不利己,或者说是损人又损己,那根本就不是修行之路,更惶论成功与否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玄奘将目光投向远方那带着白尖的山峦,缓缓说道:“修行就像爬山一般,有人选择从陡峭处直接攀登,路程短却难行;有人选择盘山而上,路易行却又漫长。不管选择的是哪条路,只要方向是一致的,最后抵达的目标都是山顶。不同的只是速度、吃力的程度和路上的风景而已。而那些绕着山脚转圈的人,则无论怎么走,走得有多快,都是永远也到不了山顶的。”

    摩沙法以前一直在这一带几个村庄中担任祭司,虽说手下人数有限,毕竟有些见识,听了这话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:“我原先就是在绕着山脚转圈,却以为自己能够登上山顶?可我们整个村庄的人都是这样的,我的祖父,我的父亲,他们都信奉突伽女神,并且当了一辈子的祭司,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不错,”玄奘道,“打个比方,山下有一条道路,很多人都在绕着这条路奔跑。一开始他们以为,就这样跑下去,早晚有一天会登上山顶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中间始终没有人登上山顶。渐渐的,他们忘了为什么要奔跑,只是出于一种习惯,必须跑而已。你就出生在这条道路上,一生下来就同你的亲人们一起跑,或许有一天你会觉得奇怪,会停下来问一句:这是为什么?大人们会拍打你的脑袋,对你说,你的祖父、你的父亲都在跑,所有的人都在跑,生活就是这样的,为什么你要问为什么?跟大家一起跑就是了。如果你不满足,过段日子再问,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答案。慢慢的你就不问了,等你长大了,也像那些大人一样去教育你的孩子。是这样吗?”

    摩沙法点点头:“法师说得极是。”

    玄奘道:“这世上的许多事情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的样子,也不见得你经常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,真相很可能与表象恰好相反,真理也可能与习惯相悖离。正如你从小跟随长辈们奔跑在那条道路上,那并不是通向山顶的道路,而只是不停地轮回。人们习惯了轮回,也就觉得应该如此了。你要记住,当你停下来思考的时候,当你终于问出一句‘为什么’的时候,你就开始了修行。”

    摩沙法恍然大悟,原来修行竟是如此简单!他合掌礼拜道:“多谢师尊开示!”

    接下来,玄奘便为摩沙法和他的教徒们一一摩顶,授予佛家五戒。

    太阳又渐渐转向了西面,恒河的上空风平浪静,而就在天水交接的边际,灿烂如火,巨大的落日像在融化,半个天空都流金溢彩!

    玄奘与他的新弟子们合掌告别,互道珍重,他决定趁天还没黑,抓紧时间再行一程。

    摩沙法有些依依不舍:“我们何时才能与师尊再次见面?”

    玄奘道:“缘是不可攀的,我们只需各自点燃起心中不灭的灯盏,在短暂的人生中多做善事,少种恶果,然后随缘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,谨尊师命。”

    摩沙法同他的伙伴们个个欢喜,礼拜辞谢,上船而去。

    看着那五条小船逐渐消失在远处,锻金老人不禁感慨地说道:“果然是佛法无边啊,此事若非法师求法殷切,一片至诚,感动天地,如何能得到这般结果?”

    安达逻尼兄弟听了,也都点头说是。

    玄奘淡然一笑,这一次真是险到了极点,他的性命险些就留在了前往那烂陀寺的路上。感谢菩萨,不仅让他死里逃生,还成功地度化了一批穷凶极恶的外道,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。

    死里逃生的经历让玄奘更加相信佛祖和菩萨在冥冥之中保佑着自己。有了神明的护佑,哪怕前路再危险、再困难,也没什么可怕的。

    离开阿耶穆佉国后,玄奘同般若羯罗穿越一片荆棘繁茂、猛兽纵横的热带丛林,到达遍地甘蔗粳稻的憍赏弥国。

    当地的佛教已经衰落,外道势力大为兴盛。尽管如此,玄奘依然游览并记录了这个国家。这里有一所倾毁荒芜的寺院遗址,寺院东面的芒果林中有一处房屋旧基,乃是无著菩萨撰写《显扬圣教论》的地方。

    佛寺东南方的楼阁之上,有一砖砌旧室,世亲菩萨曾在室内撰写《唯识论》,驳斥小乘佛教,责难各派外道。

    这里有过去四佛的坐处以及经行场所的遗迹。有佛陀用过的水井和浴室,井里的水仍然充足,浴室却已塌毁。

    这里有具史罗长者的故宅,宅内有一座三百多尺高的阿育王塔。当年佛陀曾在此说法数年,因而还有佛陀住过的精舍,以及头发、指甲塔。据说,那些身患疾病的人,来此祈请之后,大多可以康复。

    此外,这里还是护法菩萨降服外道一举成名的地方,而护法菩萨,正是那烂陀寺寺主戒贤法师的师父。

    据说,护法少年时便已成名,成名的原因则是由于与一名外道论师的辩论。

    护法年少为沙弥的时候,憍赏弥国国王是外道的崇信者,他受邪说的诱惑,欲摧毁佛法。为此,他特意召请了一位很有学问和辩才的外道论师,写成一部总计千颂,三万二千言的著作,破斥佛教,宣扬外道教义。

    外道论师文章一成,憍赏弥王便召集佛僧与之辩论,开出的条件是:外道有胜,当毁佛法;众僧无负,断舌以谢。

    意思是说,如果外道取胜,就要毁灭佛法;如若僧人不输,这位外道论师就要断舌相谢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赌约。表面看起来佛教似乎还占点便宜,只要不输就可以了。但实际上,对于佛教来说,一旦论败,教中的每一个人,不管是相干的还是不相干的,都要大难临头,灾祸横加;而对方如果论败,却只关乎论师一人的声誉和性命,对整个教团却没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憍赏弥国的僧侣们不敢大意,遂汇集在一起议论说:“国王与外道勾结在一起,向我佛门发难。有国王撑腰,我们怎能战胜外道呢?这一次恐怕真是法命将尽了。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才好?”

    众僧都沉默不语,不仅无人挺身出面,甚至还有人说,既然佛陀慧业已消,与其等国王来灭法,倒不如我们自己先行离开。

    此事激起了少年护法的雄心,他对众僧说道:“弟子虽然年少识浅,却想到了一个办法,就由我去应付王命吧。我年纪尚幼,如能论辩获胜,实为佛陀之威灵所佑;如果不幸论败,则所败者不过是一位稚齿少年,这样,我们便可进退自如,佛法与僧众都不会遭受什么非难。大家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众僧正无计可出,听他这么一说,连连点头应允,于是就由年少的护法出面,去同外道辩论。

    论辩开始时,那位外道论师见佛门只派来一位少年,心中便有几分轻视,于是开始在高庭广座之上大声宣读自己的论著,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,只等着对面的小子来批驳。

    谁知护法听了,却笑眯眯地说道:“我已经获胜了。你是让我倒着背呢,还是打乱顺序背呢?”

    外道论师大吃一惊!这才意识到对面的小子钻了辩论的空子——国王说,僧人不输就行。对方如果真能将这部书从头至尾有样学样地背上一遍,怎么也不能说是输吧?

    事已至此,外道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小孩子在吹牛说大话。他冷冷地说道:“你这个轻狂的小子,不要大言不惭。你若能理解全部语意,已经算你获得胜利。你先把我说过的话按顺序陈述一遍,然后解释它的含义。说的清楚了,就算你赢!”

    于是,护法菩萨就在大厅广众之下,把外道论师的话原原本本地重复了一遍,不仅一字不差,义理清晰,甚至还模仿了他的语音语调,文气韵味,全无不同之处。只听得在座诸位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外道论师当场就傻了眼,只得拔出刀子准备割舌谢罪。护法菩萨拦住他说:“断舌算不得什么谢罪,改掉你的执念,才是真正的忏悔。”

    说罢便为在座大众演说佛法,使很多人豁然觉悟。

    于是,外道论师便随护法出家修行,憍赏弥国王也改变了原来的态度,开始崇奉佛法。

    这场辩论让年轻的护法一举成名,从此,他的名字便在印度各国传播开来,最终成为佛教名僧,位列大乘唯识宗十大论师之首。

    玄奘与般若羯罗在都城的废旧王宫里四处巡视,参拜圣迹。他们发现,这里还有一座巨大的精舍,高约六十多尺,内有一尊檀木佛像,上悬石质顶盖,看上去庄严肃穆。

    两位游僧散花礼拜后,便向精舍的守护人询问这尊佛像的来历。

    守护人说:“这尊佛像是当年的邬陀衍那王所制作,乃是世界上的第一尊佛像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尊?”玄奘惊讶不已。

    守护人点头道:“法师大概也听说过,当初佛陀悟道后,曾去弥勒菩萨的睹史罗天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,历时三月不返。当时的邬陀衍那国王很担心他再也不回来了,再加上又思念佛陀,于是便想要得到一幅佛陀的画像,聊以慰藉。他找到目犍连尊者,借他的神通之力把一个工匠送上天宫,亲眼瞻仰佛陀说法的形相,用檀木雕刻出这尊佛像。当佛陀再度回到人间时,这尊檀木佛像还曾起身迎接世尊,世尊慰劳他说:‘教化世人,很辛苦吗?开导末法之世,正是我所希望的。’”

    这个神话般的故事让玄奘非常感动,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尊佛像道:“如此说来,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接近佛陀样貌的佛像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里常有些灵异之事发生,”那守护人道,“最常见的就是,夜间不时地有神光发出;再有就是,这尊佛像重如须弥,各国君王都曾调派人手,试图抬起佛像。虽然人多势众,却不能移动分毫。于是只能绘制图形供养,这样大家就都能够获得真容了。”

    “竟有此事?”玄奘注视着这尊檀木佛像,心中一时竟生起爱乐之念,笑着说道,“佛像搬不动,想必是世尊未见到有缘人,不愿离开。那么,是不是谁能搬得动,这尊佛像就归谁供养了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守护人万万没有想到玄奘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,看着跃跃欲试的玄奘,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了。

    般若羯罗在一边笑道:“玄奘师兄,我知道你与佛有缘。你若有心,佛陀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的。只是这尊佛像在此已经有些年头,你若真想供养,不如请人照原样再塑一尊。至于这一尊,就让他继续留在这里吧。”

    见他当真,玄奘不禁宛尔。

    他确实有得到这尊佛像的念头,希望能将其带回东土,让故乡的人们也能一睹这最初的佛颜。既然此地的人也舍不得,那就只能请当地的能工巧匠将这尊佛像复制下来,日后带回故国了。

    想到“回国”二字,玄奘心中竟是一阵激荡——离开故土已有数年,现在的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佛的国度,却还没有求到真正的佛法,不知道此生能不能平安归国,将佛陀的光辉播撒中原?

    离开此地时,守护人的一句话,又让玄奘原本轻松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:“佛陀说,佛法会逐步灭尽,憍赏弥国轮在最后。所以上自君王,下至平民百姓,凡是入此国境者,想到佛陀的这番话,都会感到悲伤……”

    你成功地让我也感到悲伤了,玄奘心中自语,我知道,这世间的一切都会遭遇无常,连佛法都不能例外。可是为什么?为什么我要诞生在这个像法时代,亲眼看着佛法一点一点地走向湮灭?

    怀着万分感伤的心情,玄奘离开了憍赏弥国,继续朝他的目的地而去。